新闻中心

“海淀之夜”在园区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1-09-04 14:16:1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动态

分享“两区”建设一周年海淀成绩单

推介海淀优势资源和营商环境

签约29个“两区”建设重点项目

展示创新创业沃土的独特魅力

彰显中关村科学城未来发展潜力

 

       9月3日,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商务局指导,海淀区商务局、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协办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海淀之夜”活动在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成功举行

 

 

       区委书记于军出席活动并指出,海淀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抢抓“两区”建设机遇,放大“三区”政策叠加独特优势,进一步释放服务业对外开放活力,不断推动区域创新和高能级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市“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刘梅英到会指导,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合生主持活动,区委副书记张强,区委常委、副区长梁爽,副区长林剑华出席活动。

 

 

       于军在致辞中表示,自去年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挂牌以来,海淀区按照中央、市委关于“两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的功能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推动政产学研用融合互动,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困局上率先探路,在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上积极作为,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上当先锋、作表率、树标杆。面向未来,海淀要站在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首都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作用和服务优势,围绕“两新两高”战略,深入推进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建设,用好新三板改革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等政策,持续优化“创新雨林”生态,高标准抓好“两区”建设,探索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奋力走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前头、中关村先行先试最前头、全市高质量发展最前头,努力在首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海淀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合生主持活动

 

       科技创新是海淀的灵魂,数字经济是海淀的名片,开放包容是海淀的品格,抓住新机遇,海淀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先后举办了7批次“两区”建设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累计签约重大项目67个,18项数字新基建项目稳步推进。出台《中关村科学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不断激活数据要素,优化区域数字生态。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全区超5000家商户具备数字人民币受理功能,率先实现政务服务全场景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中关村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等科技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海淀城市大脑建设成效全市领先。今年1-7月,海淀区实际利用外资40.94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额均居北京市首位。自贸区内新增工商注册企业1206家,企业总数超过3万家,逐步形成人才新高地和吸引外资的“强磁场”。

 

       下一步,海淀区将围绕“经济数字化、治理智能化、发展绿色化”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规则制定,全力建设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引领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先行区和国际创新创业投资中心区。海淀还将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优化竞争中性的市场环境,加强公共服务保障,优化创新服务体系,开放式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共享全球发展机遇。

 

       同步举行“两区”建设重点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嘉宾共同见证多家重点企业分别与海淀区政府、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海国投、海淀置业进行项目签约。

 

       据悉,海淀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促进更多先行先试政策和有突破性、影响力、引领性的项目落地,着力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与更多创新合伙人携手打造对外开放的“海淀样板”,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为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场外,精心设计了“海淀之约”——“两区”建设一周年成果展。成果展在“数动海淀”部分通过一连串的数字、曲线、图表呈现海淀经济、高精尖产业等发展情况在“智启未来”部分主要介绍“两区”建设一周年成绩单、“两区”政策、“两区”故事等。


      (本文来源:北京海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