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北京市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决策部署,支撑北京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引导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源头创新,根据《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京海发〔2018〕1号)、《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的十五条措施》(海行规发〔2019〕5号),制定并发布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源头创新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一、支持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围绕人工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统及基础软件、智能传感器等基础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关,对引领产业发展或取得颠覆性突破的项目,根据技术创新性和投资额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支持。对于特别重大的项目,原则上可根据项目开展情况连续支持三年。
二、重点支持方向 1、人工智能芯片
支持高能效的云端人工智能芯片、边缘计算型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基于芯片提供完整的软件和工具链,满足典型神经网络算法的训练、推理过程,支撑在视觉、自然语言、语音等应用方向的主流深度学习模型;支持人工智能芯片设计方法、器件和工艺创新,研发基于可敏捷定制、具备可重构能力、存算一体等创新技术的人工智能芯片;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架构创新和探索,研发类脑处理器芯片等新型架构芯片。
2、核心算法
支持新型深度学习模型与算法创新,本质性提升深度神经网络解决现实人工智能问题的范围和能力,提升算法的可用性、鲁棒性与安全性,降低对标注数据的依赖;支持新型强化学习、自动机器学习、迁移学习、小样本学习等模型与算法创新,提升解决开放性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面向特定AI芯片的网络结构学习,以及面向特定网络结构的软硬件一体化设计技术。
3、操作系统及基础软件
支持新一代深度学习框架研发,面向图像视频、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典型应用,在功能完备性、易用性、分布式扩展性等方面取得核心技术突破;支持用于实现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的基础软件、知识图谱的创新研发。
4、智能传感器
支持面向特定领域感知传感器技术创新,面向智慧家居、高端消费电子终端等应用场景,对图像、声学等属性进行标准化采集与智能化处理,实现高精度、无损采样、高性能、多并发、低延时的整体性能要求,设计和制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支持低成本低功耗传感器创新研发,提升传感器在体积、成本、功耗、可靠性、三维集成性等方面的性能;支持多源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创新,解决智能传感器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可靠性及稳定性问题。
三、支持对象 1、在海淀区注册、纳税,并在海淀园纳统,信用等级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
2、企业可以和驻区内的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以及服务于中关村科学城发展的其他单位进行联合申报,但其他主体和单位不享受资金支持。
四、申报项目条件 1、项目应为人工智能产业关键技术源头创新,突出技术创新性,具有清晰、可量化、前瞻性的目标及考核指标。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合法取得知识产权且知识产权清晰。
2、项目执行周期1-3年,项目应有与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等比例自有资金投资(不含土地投资和建安成本投入),项目申报时已有一定研发基础和资金投入,在验收时能够实现规模化商用的优先给予支持。
3、联合申报的项目应有牵头企业和联合单位的合作协议,企业须承担60%以上的投资额及相关任务,协议中应对各方的责权有明确约定。
4、人工智能芯片项目验收时至少能完成一次流片验证;核心算法、操作系统及基础软件项目验收时应完成核心关键技术和性能验证;智能传感器项目应属于公司核心业务,项目验收时应完成产品研发。
5、对于特别重大的项目,原则上可以连续支持。项目实施单位完成阶段目标后可申请后续资金支持,海淀园管委会组织对项目阶段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是否给予后续支持的主要依据。
五、申报时间 申报时间:2019年10月28日-11月27日
原文链接:
http://zyk.bjhd.gov.cn/ztzl/kjcx/Afour/sbzn/ZGCKXC/ZGCKXC/201910/t20191021_4352304.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