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24 IPv6技术创新大赛获奖项目分享论坛及颁奖仪式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4-12-28 10:37:1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图片新闻

12月26日,“2024 IPv6技术创新大赛获奖项目分享论坛”和“第二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科教赛道暨第七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的颁奖仪式,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期间顺利举行。

 

“2024 IPv6技术创新大赛获奖项目分享论坛”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张凌、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刘莹、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满龙出席了获奖项目分享论坛。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代表等近200人参会,大赛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10所高校团队对他们的获奖项目进行了分享。论坛由刘莹副院长主持。

 

 

张凌在致辞中向科教赛道取得优异成绩的各团队的参赛师生表示祝贺,他介绍说,第二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科教赛道暨第七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以“科教融合 创新发展”为主题,由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专家委员会指导,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主办,赛尔网络有限公司承办,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专家委员会教育行业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智慧教育工委会协办。

 

本次大赛共面向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征集参赛项目204组,177组项目进入初审,61组成功入围决赛,包括高校网络关键技术组:18个;高校行业应用服务组:27个,产业组:16个。

 

2024年11月9日,科教赛道决赛在北京“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举行,分为“高校创新”和“产业应用”两个组别,通过评审组专家评审,最终产生特等奖2名、一等奖12名、二等奖22名、三等奖25名。其中特等奖与一等奖的14个项目代表科教赛道入选全国总决赛。经过九大赛道的激烈角逐,最终科教赛道在全国总决赛中斩获一等奖 2项 二等奖4项 三等奖 8项的优异成绩。本次大赛参赛高校44所,覆盖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双一流、985/211高校20所,32个项目入围决赛,分别占比达45%和52%。

 

大赛吸引和聚集了大量高校师生和企业科研开发创新人才,产生了大量优秀的创新、创业、创意项目。这些项目成果,对有效激发了各个行业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高校和各行业企业IPv6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能力,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也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科研领域针对IPv6核心技术应用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所取得的进展,为下一阶段推动在IPv6新型互联网体系结构、IPv6真实源地址验证、网络安全、协议过渡、网络融合等国际前沿和国家亟需领域的科技进步奠定基础,推动我国教育系统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更加快速发展。我们要再接再厉,为全面构建良好IPv6产业生态、培养下一代互联网创新人才,提供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刘莹表示,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旨在促进IPv6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树立标杆应用、激发产业创新、促进人才培养,繁荣产业生态。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纳入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作为科教赛道,聚集了IPv6和教育科研领域的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为在更高级别的赛道上推进高校共同探讨IPv6技术应用与创新,沟通交流加快推进教育行业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工作,提供了新的、更高级别的支撑平台。

 

 

程大果代表清华大学团队分享了特等奖获奖项目“大规模IPv6地址空间探测与应用研究”。项目以IPv6全响应前缀探测为基础,在IPv6活跃地址探测以及基于IPv6全响应前缀进行隐蔽通信方面展开研究。据悉、该项技术创新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包括:首个全球IPv6全响应前缀主动探测方法,建成目前已知最大的公开全响应前缀列表;首个利用可编程交换机进行IPv6网络测量的方法,目前已知最快的IPv6活跃地址探测系统;首个利用IPv6全响应前缀进行隐蔽通信工作,开创了信息隐藏新载体。

 

 

南京大学朱亦涵分享了获特等奖的项目“基于IPv6+的深空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项目提出了下一代基于IPv6+的深空网络体系结构,提出了高效深空QUIC传输技术、基于分域接触图路由的源路由计算技术、基于SRv6的IP存储转发技术。目前,部分关键技术已实现符合星载规范和国际标准的完整协议栈,并在鹊桥二号上进行了搭载;基于IPv6+的深空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已经列入下一代深空网络传输技术攻关项目。

 


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工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大学获得一等奖的高校代表,也分别进行了项目的分享。在论坛现场提问环节,张凌教授、刘莹教授以及获奖项目代表们与参会人员一同就IPv6的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充分交流。

 

 

26日下午,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的闭幕式上,“第二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科教赛道暨第七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颁奖仪式隆重举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张凌,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刘莹,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张蓓,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马严,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教授龚俭,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汪为农,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芝堂,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汪文勇,赛尔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岩、副总经理王祖伟、张满龙、蔡哲、总经理助理孙志扬、王庆华、李锁钢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由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满龙主持。来自高校的IPv6科研领域知名专家学者、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和赛尔公司高管,分别为荣获特等奖的2个、一等奖的12个、二等奖的22个高校和企业参赛团队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

 



第二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科教赛道暨第七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有效激发了高校学生在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了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的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加快培养下一代互联网创新人才,截至目前,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七届。


2022年,第六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正式纳入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指导的首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成为大赛科教赛道。大赛的持续举办,鼓励全国高校围绕IPv6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IPv6智慧教育等热点领域,产生了一大批创新性突出、应用效果好、具有产业引领性的优秀成果。形成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力挖掘和培养了下一代互联网创新人才的新格局,为IPv6产业化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发挥了引领和推动的重要作用,深入践行了“三十年 三代网 服务国家战略;兴科教 育人才 支撑强国建设”的重大目标。

 

未来,大赛将持续举办,充分发挥赛事的长尾效应,鼓励更多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产业公司参与到IPv6技术应用的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大赛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期待能够出现更多的原始性、关键性,甚至颠覆性的科技创新,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将一如继往的支持IPv6创新发展,推动产学研教深度融合,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